这是我第三次来到新 疆,每一次的旅程都能让我对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认知,这一次我决定纵穿世界上最美的公路之一——独库公路,独库公路一年只开放4个月,浓缩了新 疆80%的自然和人文。每一个向往新 疆的人都梦想着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独库公路,只为在新 疆最美的风景里体验春夏秋冬。我驾着车,沿着盘山公路缓缓行驶,周围的景色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高山耸立,山间峡谷延绵,这一路我见到了山川、湖泊、雪峰、峡谷、草原、花海。独库公路就像一条穿越季节的时光隧道,每个转角都给我带来新的惊喜,这种兴奋感一直到我离开新 疆的那天达到了巅峰。
这次旅行,直到一块指示牌地出现,才让我的旅行变得更有意义!途经库车大峡谷时,我不禁感叹它的壮美,而大峡谷里的一座千年寺庙却让我充满了敬意,我用一根香表达了对千年前的僧侣的崇拜、为家人朋友的祈福、更为这个伟大的国家深深的祝福。
几十公里后,克孜尔千佛洞的路牌吸引了我!这也改变了我此行的原计划,于是,右拐几十公里,我来到真正震撼我的地方……下坡时,突然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河流,若是在天山山脉里,这种河流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当你来到炙热的南疆,寸草不生的石头山下,这简直就是一种奇迹。当来到河边,我往后一望,我的天哪!!密密麻麻的石窟,《金刚经》中的“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想,我今天应该能见到如来了!这一切真的是天意,《金刚经》是我很早就会背诵的佛经,没想到,今天我来到了译文作者的道场,他就是鸠摩罗什!还有那句每个中国人都会说的“阿弥陀佛”,也出自他的翻译。跟随鸠摩罗什的脚步,第二天,从库车酒店出发,开车20分钟,我又来到了据说是鸠摩罗什初入佛门以及唐玄奘讲法的地方——苏巴什佛寺遗址。这里曾经是龟兹国的皇家寺庙,分为东西两个寺院,它也是新 疆保留规模最大最完整最悠久的佛教建筑群遗址。现在只开放了河西岸的西寺,如今的苏巴什佛寺虽然只剩残垣断壁,但仍然向我们展示它曾经的辉煌。在参观过程中,通过导游讲解器我听到出土于苏巴什佛寺的木质舍利盒的故事,这个舍利盒曾被认为只是一件普通的物品,直到半个世纪后有人发现它的内部颜色层有绘画痕迹,去除表面颜料,才发现这是一幅精美的龟兹乐舞图。这突如其来的发现震撼了世人,让我们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苏幕遮”的舞蹈画面。“碧云天、黄叶地………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难道和北宋文豪范仲淹的词《苏幕遮》有什么关系吗?真相让我无法自拔……
苏幕遮在唐朝就是一种达官贵人们欣赏甚至参与的一种假面音乐舞会,这种乐舞源自龟兹,当时,龟兹民间举办重要的庆典、祭祀和百戏表演等活动一定会有佩戴假面的“苏幕遮”歌舞,旨在驱逐邪恶和灾难。欧洲在13世纪开始流行化妆舞会和假面舞会时,可能受到了唐朝的苏幕遮的启发。到了宋朝,苏幕遮已经发展成为词牌名,可以理解成一种流行音乐形式,类似于现代的说唱音乐(二者押韵都有着极高的追求),文人们热衷于为这种音乐填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范仲淹的《苏幕遮》。
新 疆之旅已接近尾声,我的最后一站是自治区博物馆。在博物馆内,我见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见到了小河公主等等,在一楼的文创区,一个熟悉的形象吸引了我的目光——绘有苏幕遮的舞者的礼盒,我走过去端详,工作人员见我感兴趣便和我介绍起这个礼盒,原来这是一款叫磨泥糕(MONI,当地少数民族用来表达具有神奇色彩的形容词)的点心,它是新 疆的传统美食,最开始是因丝绸之路需要方便携带的食物,所以那时候的西域工匠便用红枣、核桃、坚果、蜂蜜等原料为往来的商贾制作磨泥糕。因磨泥糕用的是纯和田大枣的枣泥制作而成,所以现在的磨泥糕也成为了新 疆少数民族的补血圣品,这种文化的连接让我深刻感受到新 疆的文化底蕴是如此丰厚而多样,令人难以忘怀。我也决定把磨泥糕带回我的城市给家人尝尝,吃着磨泥糕讲述着我在新 疆的所见所闻。
第三次来到新 疆,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片土地的美丽和奥秘。独库公路的四季景色、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苏巴什佛寺和舍利盒的故事,以及偶然间发现的磨泥糕,都成为了我心中美好的回忆。新 疆的美丽让我一次又一次被吸引,我期待着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继续我的探索之旅。
|